2003年以来,学校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教师培养与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注重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使用,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年龄和学缘结构明显改善,教师总量稳步增长,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应用型专业已形成良好的学科梯队,新办专业的教师数量快速增加。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提升、学科建设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作用。
1、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2003年,全校教职工总数为1300余人,专任教师74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51人,副高职称的202人,高级以上职称人数仅占专任教师的34%;具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的94人,硕士以上学位人员仅占专任教师的13%。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现有教职工人数为1520人,专任教师增至98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的169人,副高职称的380人,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的56%;具有博士学位的162人,在读博士15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709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专任教师的88%以上。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及学缘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2、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初见成效
学校通过制定“人才强校工程”、“引智工程”,下大力引进和培养学校确定的重点发展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引进谭敦勇、恩特马克等20余名海外高水平学者;培养易小明、罗康隆等一批学科带头人及肖竹平、丁建军等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聘请唐凯麟、文继舫等200余名国内外重点高校、研究机构的优秀学者为我校特聘专家、兼职教授、客座教授。通过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弥补了学科专业建设的需求,缓解了新上专业、特殊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各类、各层次优秀人才不断涌现。
3、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十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以专业、基地建设凝聚人才,以特色学科吸引人才,产生了显著的人才聚集效应。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部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产学研示范基地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一批校级重点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形势喜人。如民族学学科,在短短5年间,由当初2名教授、无博士发展到今天10位教授,12位博士,成为省级特色优势学科和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群体;生态学学科已凝聚了14位教授、15位博士、5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位省级学科带头人及优秀中青年专家,7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以湘鄂渝黔边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为重点,聚集了6位博士和10位教授,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优势显现。
4、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03年以前,由于高水平、高学历人才匮乏,科研能力十分薄弱,省级以上科研课题仅100余项,国家基金项目少之又少。十年来,通过实施“博士化人才工程”,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多,学校的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才效益逐步显现。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课题800余项,立项经费达到5000多万元,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5项。仅2012、2013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自科基金70项,立项经费2000多万元,项目主持者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科研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不少学科相继找到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立项课题中有500多项直接服务于湘西和周边地区,几乎涵盖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近年来,校地、校企的产学研工作已从“合作”走向“融合”,学校已成为武陵山片区科学技术的孵化基地。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学校的社会影响在不断扩大,即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又拓宽了优秀人才的事业平台,促进了人才队伍的稳定。
5、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师资培训费100多万元,组织新进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网络课程培训,选送专任教师赴国内外重点高校进行课程进修、访学或挂职锻炼。经统计,五年来参加各种教育教学培训的教师达800余人次,其中140余人赴海外进行课程培训和学术访问。同时,学校每年组织评选教学名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师德标兵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引导和示范作用。到目前为止,已评选校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100余人,师德标兵14人。通过培训和建立激励机制,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先进典型不断涌现。现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5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8人,湖南省师德标兵3人,湖南省教学能手11人。五年来,教师获得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成果奖2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性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赛事多次获奖,学生的计算机和外语过级率、考研率逐年提高。
6、制度建设更加规范,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高校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十年来,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构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来抓,提出了“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培养后备人才”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一系列培养、引进和稳定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基本形成了“人才管理有制度,人才引进有措施、人才培养有重点、人才使用有成效”的良好局面。
(1)积极构建多元化用人制度。在用人制度上坚持精干、高效、优化的原则,通过两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专职与兼职、固定编和流动编为主体的用人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引人”与“引智”相结合的方针,努力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
(2)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三次校内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内部管理关系,扩大了二级单位分配自主权,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合理拉开了收入差距。在方案设计上,更加注重向教学科研一线岗位倾斜、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基本实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同时,学校进一步加大了教学、科研的奖励力度,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进一步强化岗位聘任与考核管理。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和教师职务岗位聘任制度,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正增长、管理人员零增长、后勤服务人员负增长”的编制管理基本思路,不断强化岗位职责、优化人员结构,严格控制人员增长。同时,将教师职务聘任与教师岗位聘任合二为一,把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教学、科研任务合理地分布到各级各类教师职务岗位职责之中,真正体现按需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以岗定薪的原则。对于教师的考核评价,彻底改变了考核周期短、过于量化等缺陷,把定性与定量考核、聘期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 把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审、绩效津贴分配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